1938年兩個德國人叫PONDER&BEST的,也許是猶太人,創(chuàng)建了VIVITAR,它一直是一家美國公司。七八十年代VIVITAR鏡頭是由一批從PERKINELMER(有做FTIR的可能會知道)公司跑出來的設計師設計,采用大型計算機優(yōu)化結構(傳聞如此),當時是很先進的。
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生產過一批口碑很好的鏡頭。它的OEM廠中被人提起的是KIRON,但TOKINA也是一大加工廠,也有在韓國SAMYANG生產的。有一種說法是系列號21開頭為日產,22為韓產。
除了70-210/3.5之外,SERIES1市場上都不太成功。首先,這些鏡頭為使用者考慮很少,怪異的光圈給手動測光造成不變,使很大光圈形同虛設。其次,與今天VIVITAR神鏡不同的是,當年VIVITAR漫天要價,相當于今天買小白的價錢。后,八十年代初,主廠卡口轉向自動,VIVITAR的優(yōu)勢光學設計沒跟上轉型。另一方面,VIVITAR沒在變焦大光圈上尋求進一步突破,八十年代產品雖然有450/4.5這只超級折返壓陣,但整體先進優(yōu)勢減少很多,頹勢已顯。
VIVITAR對后來影響很大的是70-210/3.5。子孫滿堂。值得實現(xiàn)目標的當是90/2.590-180/4.5450/4.5。除了NIKON外,它是單獨在長中短變焦都擁有微距的廠家。也許之間有什么關系。但是V和N以及做出大光圈的O應當是ZOOMAR之后把微距現(xiàn)代化的三大功臣。
以上鏡頭很少流入國內。多數在EBAY上也只會一兩周到月一見。半年一現(xiàn)也可能。加上卡口多樣,除AI口外,多數是過時機身卡口,如F,F(xiàn)D之類。對AI口使用者來說,VIVITAR不便之處都不是問題,現(xiàn)在相機都有機內測光,AI口依然兼容性很好,至于價錢,SERIES1除折返三巨頭之外都只賣100-200刀。非SERIES1只在50刀左右。所以我只進AI口的。在國內不太可能玩VIVITAR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