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記福州肉燕,源自清代同治年間(1869年),由福州人王世統(tǒng)在臺江區(qū)海防前延平路(今白馬南路大廟新村)開設的“聚記清水肉燕店”。王世統(tǒng)(乳名金聚)創(chuàng)制的肉燕,放入鍋中久煮,湯水不糊,其店名因此而得。 燕皮,選用精肉、地瓜粉、糯米和少量精鹽為原料,經(jīng)千錘百搗加工而成,包上豬肉大餡,出品白、薄、透、脆,味道鮮美耐煮,為福州人年節(jié)或喜慶宴請賓客時的一碗大菜,也稱“太平燕”、“扁肉燕”。福建人對旅外的親友,常不遠千里寄贈肉燕,以慰鄉(xiāng)思。
相傳,早在明朝嘉靖年間,福建浦城縣有位告老還鄉(xiāng)的御史大人,家居山區(qū),吃多了山珍便覺流于平淡。于是,他家廚師取豬腿的瘦肉,用木棒打成肉泥,摻上適量的蕃薯粉,搟成紙片般薄,切成三寸見方的小塊,包上肉餡,做成扁食,煮熟配湯吃。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覺滑嫩清脆,淳香沁人,連呼“大妙”,忙問是什么點心,那廚師因其形如飛燕而信口說“扁肉燕”。后扁肉燕與鴨蛋共煮,因福州話里鴨蛋與“壓亂”、“壓浪”諧音,寓意“太平”,而又有“太平燕”之說。
劉記福州肉燕將鮮魚肉、豬腿肉,一起剁為肉泥,蝦干、荸薺剁成末狀,加適量骨湯、蛋液、味精、紹酒、蝦油(或精鹽),用筷子拌勻為餡。每張干肉燕皮用水浸濕放入餡一份。然后把燕皮中間捏緊,使邊緣自然彎曲成長春花形,故名“小長春”(這是簡化的包法),傳統(tǒng)肉燕的包法是在每張干肉燕皮一角放上餡,用筷子卷起至將近對角線位置,再將對角線上的兩個角捏緊,包好后的肉燕形似金元寶;擺在籠屜中用旺火蒸5分鐘取出,加入沸水鍋中,用旺火煮沸,撈起放在湯碗里,撒上芹菜末。骨湯下鍋燒沸,加入適量蝦油(或精鹽),紹酒、味精攪勻,倒在“小長春”上,隨后灑上麻油即成。